第一批成功入选2022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单位的高校有哪些?

网友贡献9个月前更新 领域OK
34 0 0

2021年中央网信办、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办公厅等17个部门组织遴选“国家区块创新应用试点”,将“区块链+教育”作为特色应用领域。2022年1月30日,为较快推进并深入开展区块链创新应用工作,中央网信办、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等十六个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公布了15个综合性和164个特色领域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名单。其中,全国共有16家高校入选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单位,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山东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开放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天津仁爱学院、武汉大学、海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其中部属院校11所,地方院校5所。针对第一批成功入选2022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单位的高校,它们在区块链领域到底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就?近日,笔者对它们相关的背景材料进行了集中梳理。希望减少业界争议,还原事实真相,为区块链产业发展赋能。

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名单(节选)(2022年发布)

第一批成功入选2022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单位的高校有哪些?

序号

试点单位(地区)

申报单位

特色领域试点(区块链+教育)

1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3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4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7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

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9

国家开放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

10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11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12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

13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14

天津仁爱学院

天津仁爱学院

特色领域试点(区块链+版权)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特色领域试点(区块链+贸易金融)

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

海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北京大学

2022年北京大学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特色领域试点(“区块链+教育”),试点项目负责人为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陈钟教授。

成功入选解读:北京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依托北京大学,由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具体承建,于2018年6月成立,聘请陈钟教授为研究中心主任,邓小铁教授、陈一峯研究员担任副主任。陈钟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信息安全实验室主任,金融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信息学院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陈钟教授团队面向区块链前沿理论、关键技术和重要应用场景,围绕国家科技战略布局和产业规划,开展区块链基础理论与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团队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教育部区块链核心技术战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区块链科研项目,近年来在ICSE、FSE、ASE、ISSTA等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期刊发表区块链论文三十余篇。

二、北京邮电大学

2022年北京邮电大学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特色领域试点(“区块链+教育”)。

成功入选解读:北京邮电大学早在1984年就开始了密码学方向人才的培养,培养了中国第一个密码学博士。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在密码学、网络安全、内容安全、信息安全、可信计算与服务、量子安全等领域研究积累雄厚,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优势。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是中央网信办、教育部“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区块链实验室科研团队主要从事可信公有链技术、可信联盟链技术、可信区块链BaaS技术、可信区块链典型应用、区块链及安全技术等区块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区块链实验室主任、博士师导师马兆丰教授带领科研团队承担、完成了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广电总局、人民网人民数据、雄安新区等区块链项目20多项,正在从事、完成区块链征信、区块链数字身份、融媒体区块链、可信存证链、可信版权链、可信溯源链、可信供应链等典型区块链平台,积累了丰富的区块链技术开发、部署和应用经验。

三、清华大学

2022年清华大学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特色领域试点(“区块链+教育”)。

成功入选解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块链金融研究中心成立于2018年4月,是隶属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非实体性质的从事有关区块链金融应用研究的内部研究机构。发挥清华大学技术优势并以技术创新推动商业创新,推动交叉学科多领域数据碰撞的区块链金融研究和商业模式创新,致力于提升区块链在商业领域的普及速度,提升传统产业负责人对区块链的认知水平,为政府、企业和居民提供创新性研究成果和咨询建议。研究中心将侧重于金融领域研究,聚焦于区块链在金融与健康、文化、能源等各大垂直领域融合的应用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本着“提升区块链认知,促进区块链技术快速落地”的宗旨,将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在亚洲以至世界范围内区块链金融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机构之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高峰、刘淳分别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块链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副主任。

四、北京师范大学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特色领域试点(“区块链+教育”)。

成功入选解读: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区块链研究中心,旨在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手段,研究知识的传播模式、使用方式、激励机制以及法律问题,探索知识区块链建立的新模式,推动整个知识区块链行业的健康发展,进而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运行机制。作为去中心化的开放自治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的技术特点,是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最有竞争力的新兴技术。实现区块链技术与知识版权理论的充分结合、实现区块链技术在知识产权交易中的实际应用是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有效途径。本中心计划依托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相关学科。研究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龙源数字传媒集团和等联盟单位的区块链研究人员,已经具备良好的区块链应用和实践经验。学院拥有教育部“虚拟现实工程研究中心”和“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虚拟现实”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图形图像与模式识别、信息安全、信息处理等6个校级重点实验室。2016年学院获批北师大信息交叉与智能计算研究院,2018年获批北师大知识区块链研究中心,总体目标是建立一支在知识版权和区块链技术领域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队伍,开展区块链技术研究及其在知识产权和教育资源保护方面的应用实践。

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特色领域试点(“区块链+教育”)。试点项目负责人为管理学院余玉刚教授。

成功入选解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于1995年6月成立,设有工商管理、管理科学、金融学和统计学四个本科生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计算思维,系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创新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和计算机专用工具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余玉刚教授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基于颠覆技术和数据的现代物流和现代供应链管理领域,包括机器人物流、平台供应链、数据科学等,提出了无人仓储系统的设计方案和优化存取货策略。管理学院基于“区块链+教育”视角,以高标准、高要求部署试点前期的教育教学案例提炼与撰写工作。管理学院余玉刚教授团队预期在各类应用领域中整合场景、问题及数据,并基于国内著名网络货运平台合肥维天运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块链技术和场景资源优势,搭建产学研融合的区块链教育平台,依托该企业真实业务数据进行一定规模的模拟实验。由此从本质上区分区块链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差别,充分体现区块链技术的优劣势及其在实践应用中所反映的现实特征,从而在理论或实践层面明确并解决区块链技术应用背景下蕴含的管理问题,形成具有模范效力的区块链教育教学知识库,为后续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打下坚实的前期基础。

六、北京工业大学

2022年北京工业大学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特色领域试点(“区块链+教育”)。试点项目负责人为经济与管理学院李健教授。

成功入选解读:北京工业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于2018年6月29日成立,中心涵盖了区块链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以及法学等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区块链理论与技术、应用场景设计及产业政策研究,目前取得了如下成绩。1)实验室建设:已经建立了区块链技术的验证性软硬件环境。2)教书育人:开设了多门区块链相关课程,包括《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及案例》《可信区块链》《泛在无线网络技术(英文)》《金融科技概论》等。3)科学研究:在农产品追溯、审计区块链以及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取得多项成果,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网络生态的智慧供应链模式研究”。4)赛事举办:2019年,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由教育部高等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2019年全国高校区块链大赛”。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李健,现为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校下一步区块链工作目标包括,一要搭建“自主可控、跨链互通”的区块链底层平台;二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可信存证生成、内部控制管理以及物联互联互通三个应用场景的落地方案,包括电子成绩单可信存证、教师多维评教存证、电子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一卡通互联互通等师生应用面广、数据安全防护要求高的应用服务;三要联合相关企业共建区块链实验室,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标准制定、专业方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七、山东大学

2022年山东大学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特色领域试点(“区块链+教育”)

成功入选解读: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重点推进数链融合可信计算等交叉学科方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和突出成果,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数链融合技术体系,并获批山东省数链融合技术创新中心。学院高度重视区块链人才培养,探索交叉人才培养新模式。2021年,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功申报获批“区块链”微专业,科学合理建立课程体系,系统性提升学生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融合能力、集成创新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数链融合复合型人才。本次试点建设,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将联合软件学院、数学学院、金融研究院、山东省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以及科研院、信息中心、本科生院和研究生院等校内单位联合推进。学院将基于该国家级特色试点,结合“区块链”微专业和山东省数链融合技术创新中心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开展面向教育领域需求的区块链关键技术应用研究,挖掘区块链技术在战略性紧缺人才培养方面的实施路径,构建面向学科交叉融合的智能化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形成系统化教育教学资源,助力国家区块链教育实践与人才培养。成秀珍教授现担任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山东省数链融合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安全与隐私保护、区块链理论与应用、物联网与边缘计算、算法分析与设计等。

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特色领域试点(“区块链+教育”)。试点项目负责人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泉教授。

成功入选解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的全国“双一流”大学。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区块链应用与评测研究中心、陕西省区块链与安全计算省重点实验室相继成立,实验室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密码学等优势学科,培养和聚集了一大批区块链专门人才。同时,学校建立有成熟的教育信息化推进机制,拥有良好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学校将依据现有学科基础与教育信息化基础,开展“区块链+教育”试点工作。学校已有MaskID分布式身份平台,图片链上确权存证溯源2个区块链信息服务完成备案。该校表示,下一步,学校计划结合校内教育实践,基于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立可信体系等方面,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招生考试、学历认证、学分互认、求职就业、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典型应用,探索开展面向教育领域需求的区块链关键技术应用研究,挖掘区块链技术在战略性紧缺人才培养教育资源建设和使用中的运用,打造西电特色与品牌,助力学校区块链教育实践与网络强国目标建设。另据了解,目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区块链应用与评测研究中心主任裴庆祺教授及其团队主要围绕区块链在隐私保护、安全计算、区块链底层技术开发、跨链处理方案以及智能合约开发方面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拥有区块链方向授权专利8项,受理专利43项,软件著作权25项。

九、国家开放大学

2022年国家开放大学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特色领域试点(“区块链+教育”)。

成功入选解读:国家开放大学基于前期学分银行已有的区块链研究和实践基础,聚焦教育用户身份认证、数字教育档案存证与追踪、敏感信息流通控制与隐私保护等教育领域中的关键需求,形成了区块链技术在终身学习档案、学历认证、学分互认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应用。

成功申请该项国家试点,是国家开放大学引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实力体现,更是积极主动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终身化、融合化教育发展趋势的责任担当。基于该项国家试点,国家开放大学将进一步努力为国家“区块链+教育”贡献力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块链在教育领域中创新应用的典型案例和做法经验,让区块链在学分银行方面的实践应用将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十、贵州师范大学

2022年贵州师范大学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特色领域试点(“区块链+教育”)。

成功入选解读:贵州师范大学现有86个本科专业,2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全国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是“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单位(教育领域)”。贵州师范大学旨在借助国家大数据试验中心贵阳的区位优势,推动区块链技术在贵州省教育领域的实践落地,加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打造目前国内一流的集人才培养。另外,围绕“5G+乡村教育”,贵州师范大学2019年起先后与华为等多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2021年6月,贵州师范大学完成“国家级教育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投入经费建成“5G+乡村教育”实验室等。贵州师范大学以“5G+乡村教育”为抓手,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智慧教师教育全培养链,助力智慧乡村教育新生态构建。

十一、华东师范大学

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特色领域试点(“区块链+教育”)。

成功入选解读: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上海市大数据管理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基地,数据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设计思维和数据思维的“系统架构师”与“数据科学家”。过去6年,学院分别与金融、通信、云计算企业合作,研发了两套系统。系统在交通银行、中国移动等企业得到成功应用。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牵手华为公司开展区块链智能数据联合创新工作,同时启动区块链人才培养合作计划。双方将利用各自的核心竞争力,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智能数据库领域的联合创新,尤其是区块链方面的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说:“但凡是需要信任的领域都可以用上区块链,电信需要用数据产生价值,比如说数据的交易,像我们做教育的,可以改变整个教育过程,不需要考场考试的教育方式,是让大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和教学相长。”双方还共同培养合格的数据库从业人员和核心开发者群体,为中国区块链数据库人才生态做出贡献。

十二、四川大学

2022年四川大学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特色领域试点(“区块链+教育”)。

成功入选解读: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具有卓越的科技人才团队资源储备,2019年12月,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设立“区块链研究中心”。区块链研究中心的设立正是进一步发挥四川大学优势,通过加大理论研究,核心聚焦关键技术的攻克以及重大应用示范的研发上,打造有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的区块链研究中心,坚持探索在以更多的落地应用去实现区块链技术加强的道路上。同时培育发掘面向未来的区块链行业尖端科技人才,支持和培育有价值的区块链技术科研课题,引导校企和社会契合的区块链产业集聚,构建区块链产业良好生态,共同营造我国区块链产业良好的发展环境的机会。四川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将加速区块链技术研发落地,推进高校区块链科研成果转化。

十三、太原理工大学

2022年太原理工大学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特色领域试点(“区块链+教育”)。

成功入选解读:太原理工大学申报的项目依托中国教育科研网山西主节点,联合同济大学,基于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块链技术体系架构,解决山西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数据在多主体协同共享应用中存在的安全可信问题,并在数据服务、分析应用、在线考试等方面开展创新应用研发,使“晋教链”成为我省教育信息化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的实施,对于助力太原理工大学信创学科体系建设、区块链核心技术创新、区块链人才培养、行业产业深度融合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十四、天津仁爱学院

2022年天津仁爱学院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特色领域试点(“区块链+教育”)。

成功入选解读:天津仁爱学院由天津大学和天津市仁爱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建立了一批高起点、高标准、设备精良、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同时还建立了一批创新实验室,在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学校启动名为“智慧仁爱”的智慧校园建设项目(“智慧仁爱APP”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将是一个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高新技术的智慧校园项目,与此同时,学校将组建一支本学院师生为主的、公司化管理运作的信息化创业团队,直接参与该智慧校园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十四五”规划》指出,在区块链方面统筹全市数字化支撑平台建设,建成全市统一的区块链平台,加速推动区块链等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推进区块链等新技术场景应用建设,依托区块链平台等面向全市提供共性技术支撑。天津仁爱学院“智慧仁爱”的智慧校园建设项目,是支撑天津市统一建设区块链平台的组成部分之一。

十五、武汉大学

2022年武汉大学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特色领域试点(区块链+版权)

成功入选解读:武汉大学2016年就设立了密码学与区块链实验室,开始了相关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2021年7月,武汉大学启动“武汉大学*蚂蚁链 区块链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项目,该项目由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牵头,蚂蚁链提供课程和实践支持,通过区块链课程体系建设、技能培训、人才认证等形式推进产教融合,培养优秀的区块链人才。双方还将就区块链项目申报、技术认证、产业培训、课程开发、实验室共建、科技创新、产业开发等开展深入合作,打造立足区域的国家级产教融合与校企协同育人基地。2022年5月,由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陈晶教授负责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区块链”重点专项“高可信弹性区块链架构设计理论与方法”项目正式启动,本项目将针对传统区块链技术的性能瓶颈和安全瓶颈,从建设理论、关键技术、平台研发、示范应用四个方面展开科研攻关,设计多链(片)并行、链上链下协同、跨域安全共享的高可信弹性区块链体系架构。武汉大学不仅在区块链相关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还积极助推武汉区块链产业发展。2021年11月,由武汉大学牵头成立的武汉市区块链研究院,为加速区块链创新发展体系,为武汉乃至湖北、全国的区块链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十六、海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试点项目负责人为海南大学杨天若教授

2022年由海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申报的“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特色领域试点(区块链+贸易金融)

成功入选解读:海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平台,参与共建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单位(“区块链+贸易金融”),拥有海南省Internet信息检索重点实验室、海南省区块链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教学科研实验室(中心)21个,仪器设备总值4000多万元。院长杨天若教授是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据悉,区块链+贸易金融项目试点拟在洋浦经济开发区部署面向大宗贸易、一般贸易、跨境电商、加工增值、仓储物流等业务场景的高可用区块链贸易基础设施平台,赋能贸易金融中的物流、金融、监管等领域,实现智能数字金融风控和数字空间精准监管,为海南省贸易金融环节提供更加完善、高效、安全、便捷的数字化金融服务。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300多家,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机构和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孙霄兵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13651193492)

高校区块链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网安、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70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蔡维德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为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新商科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新商科专委会(简称:高校新商科专委会),是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河北金融学院、天津财经大学、北京物资学院、西藏民族大学、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2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6月28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100多家。高校新商科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新商科教育、推动高校新商科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新商科教育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