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区块链陈斌:区块链赋能数据要素市场新机遇

网友贡献8个月前发布 领域OK
28 0 0

近日,万向区块链总经理陈斌受邀出席第四届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数据要素创新发展”分论坛,并发表了题为《区块链赋能数据要素市场新机遇》的主旨演讲。

从2019年以来,数据被作为重要的要素资源,引起了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也掀起了数据要素领域的行业发展高潮。陈斌从行业应用的角度分享了整个行业经历的几个发展阶段,以及未来应该如何破局。

陈斌表示,数据要素流通市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首先是野蛮生长的1.0阶段。从2010年左右开始,我们迎来了第二代互联网,也叫移动互联网,数据要素在这个时期开始逐步发挥其经济价值。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涌现出了非常多知名的公司。美国有Google、Facebook,中国有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他们都利用消费互联网领域产生的大量数据收获了巨额的商业回报,也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数据作为一个重要的要素资源所能产生的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但同时在这一阶段,数据交易也在野蛮生长,出现了很多黑、灰产企业,其中不乏一些独角兽企业和科技型创业公司,他们利用不正规手段爬取数据,或利用其他手段非法获取数据,再用这些数据做交易,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黑、灰产业。这一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在2016年,山东临沂高考考生徐玉玉,由于身份信息被泄露遭到诈骗,被骗走了学费,导致他最后自杀身亡。这一事件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国家、媒体、全社会都高度重视,之后国家连续三年分别立法,让数据的非法买卖入刑,有力遏制了数据交易野蛮生长的势头。

最近很流行的一部电影《孤注一掷》是围绕缅北电信诈骗事件展开的。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数据的非法买卖依然存在,不是转到地下就是转到境外,影响依然巨大。

以上就是数据交易1.0阶段,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最后是以国家立法终结了这个时代。

接下来是数据交易2.0时代,以2015年贵阳开办的中国第一个大数据交易中心为标志,我们进入到交易平台时代。 各类数据交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现在有50多家政府主导的数据交易平台,但当下我们也看到了数据交易中心“挂牌热,交易冷”、“场外热,场内冷”的尴尬现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国家对数据要素重视,开办政府主导的数据交易中心,这是一件好事。可是我们当把数据要素资源变成商品进行交易,就要考虑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首先商品交易在市场上有了充分的繁荣度,才会慢慢演化出交易中心。但当下我们在数据要素交易还不是那么成熟,也没有那么繁荣的时候,先成立了交易中心。那么很自然地,在这个交易中心里就没有太多的交易行为,这是第一个问题,也是一个客观规律,我们必须要跨过这个阶段。

第二个问题是数据要素的交易流通有一个重要特点:缺乏标准性。数据要素的场景化价值非常强,也就是说我们基本没有办法把数据要素当成一个标准化的商品去交易流通,因为数据的价值往往需要在场景中才能真正发挥出来。从数据的产生到交易再到价值的转化,这个链条是非常长的。当把这么长链条的商品价值转化过程在一个中心化的点去做交易,交易自然就会变得不是那么活跃。

第三个问题就是供给侧的问题。现在掌握大量要素资源的无非是三类机构,一类是中心化的互联网公司,特别是消费互联网公司。第二类是运营商,通讯运营商也掌握了大量的数据。第三类就是政府。这三类是主要的市场供给主体。

在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方面,互联网公司做得很好。互联网公司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但是数据变现的途径其实无非是两大类。第一类是金融,特别是消费金融。当互联网公司掌握了大量消费者的行为数据和消费数据后,可以基于此做信贷风控,从而产生巨大的价值转化机会。所以我们看到,电商公司阿里、社交公司腾讯、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安全公司360都成立了自己的消费金融公司,基于它掌握的大量数据来为用户提供消费金融服务。

第二类数据变现途径是广告营销。在广告营销领域,消费互联网公司做得非常好,形成了很多非常有用的数据产品。比如阿里的生意参谋,能够帮助中国百万中小商家用数据来做生意,这在国内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第一批用数据做生意的不是那些500强企业或上市公司,而是淘宝上千千万万的中小卖家,每年双十一,我们可以看到生意参谋的调用量非常高。海外也有类似的案例。Facebook、 Google上都有广告投放平台,可以帮助商家和其他广告主去精准投放广告。广告主可以实时看到投放的每一个关键词和每一笔广告费的投入产出比。互联网广告已经发展到非常繁荣和极致的状态。再比如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都推出的选址服务,帮商家去选址,让商家了解到哪里人流量最大?消费群体是怎样的?应该在哪里开店?

在工业领域也有大量数据,可以产生价值。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可以将被标注过的数据喂给人工智能的模型,从而训练出具有各种各样的行业特性的人工智能模型服务生产。在工业制造领域,通过训练分析生产线上的数据,可以得出重要的设备配置最优参数,提高良品率和生产效率。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可以基于数据去看它整个交易链条上的真实性、预测未来业绩,结合税收、能源消耗等数据做一些普惠金融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服务,这些都是数据在产业方面可以发挥的价值。

在市场上,数据价值转化的主要供给方和转化方,第一是这些平台级互联网巨头,在消费领域的数据转化做的很好,但他们交易数据的动力不足。其次是运营商,但运营商在数据变现方面做得还不够好。第三是政府,近年来各地政府也纷纷成立了大数据局、数据要素交易中心、新一代的数字经济时代的城投公司——政府主导的数据资源集团,正在努力设法开发掌握在政府手中的大量数据,转化其价值为数字经济服务。

如何突破目前交易平台时代面临的“交易冷”的困境?可能首先要突破的是供给侧的问题。我们设想,数据要素交易3.0阶段应该是基于区块链的产业链协同时代。这个时代具有哪些特征呢?首先我们看到数据要素是一种新的资源和生产资料,但是数据资源和石油煤炭不太一样,它可能更像阳光、空气和水,无处不在。例如我们每天走到哪里都带着手机,都会打开微信,跟朋友交流,打开淘宝、拼多多、京东去购物,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各种各样的数据。甚至我们在街上走,摄像头也在捕捉人流的数据。很多数据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但是这些数据不能像煤炭一样,开采出来后马上就可以用,而必须要像阳光、空气、水一样,经过一定的转换才能产生价值。比如,我们通过光伏电站把光转换成电能,通过修水库、修大坝,把水转化成势能用以发电。通过风力发电机转化风能去发电。数据其实也是一样,虽然它无处不在,但是必须要经过一定的设施加以转化才能成为有用的资源,产生交易价值。

这就是数据要素交易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数据无处不在,但我们却不能把它当作普通商品,简单地通过交易中心进行交易,而必须在相应的场景里通过产业链来发挥它的流通价值。

正如刚刚谈到的,数据从产生到最后产生价值,这个链条非常之长。数据的产生者、拥有者、转化者、加工者可能是不同的人。 例如,我们现在产生的大量行为数据,被阿里、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获取后创造大量价值,但我们普通的老百姓除了享受到生活的便利之外,并没有享受到数据本身带来的经济价值。在这个漫长的链条里,如何激励每个环节做出贡献?可能需要用到区块链的很多特性。

在基于区块链架构的第三代数据交易模式里,用户既是数据生产者也可能是价值获取者。这一新的数据交易模式利用区块链作为分布式共享账本的可溯源、不可篡改等等特性,在数据资源在整个长链条的价值生产转化过程中发挥记账和分配的作用。比如可以从源头记录是哪些人产生了数据?哪些人采集了数据?哪些人加工了数据?哪些人转化了数据的价值?然后根据每个人做出的贡献来发放通证,或者叫权益证明,再通过智能合约,在数据价值转化时实现权益分配。我们觉得这是未来的趋势,是一个数据要素交易的3.0时代,应该是由中心化的互联网平台、运营商、政府来牵头,集中管理数据资源,围绕所掌握数据,形成数据生产、加工处理、变现的产业。然后基于此形成一条数据的产业联盟链,让每个贡献方都能捕获相应价值,再去做交易,这样可能有机会破局,探索出未来的数据要素交易发展方向。

中国电信作为数据资源拥有者,在一些选择性的区域试点建立起了数据超市,邀请数据加工商去加工处理这些数据,然后在可监督的环境下提供给相应的使用方,这不失为解决数据要素流通困境的一个重要方案。

另外数据资产化也是一个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把数据要素资产化,未来在区块链网络里进行交易。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从去年年底开始大力发展数字资产行业,建立合规的数字资产交易所,目前发展势头良好。我们也希望在香港做一个试验田,有机会将数据要素资产化,可以进行交易,从而发挥价值,供中国内地的政府和企业借鉴。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